台灣流傳的打油詩:「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落平陽、收佃租;客家人,走山尾、曝菜脯。」說明早年漢人三大族群來台分布的移民特性。
早年,客家人居住山區,從事農作,勤奮和簡樸的個性,將收成的蔬菜日曬後,用鹽醃製,做成口味較重的醃製菜,除了可補充勞作中汗水失去的身體鹽分,也能妥善保存食物。
我嫁到屏東客家傳統家庭,第一次吃到婆婆做的老菜脯雞湯,剛看表面黑嚕嚕的湯,其實有些不敢下箸。喝一口後,立即為這個特殊風味所著迷,讓我連喝三大碗,老菜脯回甘的滋味,縈繞於口舌間。土雞的鮮嫩,因為老菜脯,又提升的另一種層次,雞肉香甜而不油膩。而雞湯裡的老菜脯,酸酸甜甜的,非常美味。
老菜脯是客家人的人蔘,俗諺:『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剛製作好的菜脯是黃色的,十年以上的黑色的老菜脯更因年分而價格昂貴,有『黑金』之稱;也有『客家女兒紅』的稱號。
我家有幾瓶22年的黑色老菜脯,更喜歡『客家女兒紅』的稱號,這是婆婆在女兒出生的冬天製作,代表著婆婆對孫女的疼愛,以後可是女兒的嫁妝之一。
冬天,我喜歡煮一鍋老菜脯雞湯,溫暖著全家人的胃。簡單的土雞、老菜脯、加點米酒,就是溫補的湯品。
我想推薦給全球友人的美食是——客家老菜脯雞湯,歡迎一起來慢慢品嘗老菜脯雞湯,體驗古早客家人的智慧,也品味著所有歲月的芬芳。
婆婆製作的22年客家老菜脯
黑色客家老菜脯有『黑金』之稱
我烹飪的老菜脯雞湯
老菜脯雞湯蘊藏著古早客家人的智慧,也有著所有歲月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