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臺灣只有小吃沒有大菜? 臺灣觀光除了小吃必吃之外,內行的老饕旅客勢必會注意到酒家菜、辦桌菜…等的老台菜好滋味。其中,隱藏在北投的經典酒家菜—魷魚螺肉蒜,正是臺灣歷史的縮影。
魷魚螺肉蒜為魷魚乾、螺肉罐頭以及蒜苗組成,這三個要角正是臺灣歷史縮影的要角。早年的魷魚乾多為進口食材,以乾貨的型態販售利於保存,亦是臺灣早年的珍品,其中以阿根廷公魷魚的品質尤佳,僅有在過年過節或是祭祀牲禮才會出現在餐桌上。烹煮魷魚螺肉蒜前必須將魷魚乾泡發,使其軟化再煸炒出香味;螺肉罐頭多由日本進口,螺肉罐頭亦是臺灣早年的珍貴食材,常見於喜宴的第一道菜當中。然而烹煮魷魚螺肉蒜時,螺肉罐頭的黑金色湯汁正是魷魚螺肉蒜的精華,必須將螺肉連帶著湯汁一同倒入鍋中熬煮,才能有鍋鮮美味甜的魷魚螺肉蒜。
酒家菜始於日治時期,多為商業應酬與社交的場所。直至1960~1970年代為臺灣經濟的黃金年代,國民收入增加,連帶提升娛樂的消費,使得北投酒家林立,各個酒家皆有招牌手路菜。其中以魷魚螺肉蒜遂為酒家菜的經典菜餚,因魷魚乾與螺肉罐頭為進口食材,價格高昂,因此早年的魷魚螺肉蒜為體面大方的料理。雖然現代的酒家已沒落,但是酒家菜為台菜的經典菜系之一,酒家菜的經典菜餚—魷魚螺肉蒜勢必不能失傳。寒冷的冬天除了到北投泡溫泉之外,不妨嚐一嚐道地的臺灣酒家菜,點上一鍋暖呼呼的魷魚螺肉蒜,作伙來場深度旅遊臺灣的老饕之旅。
筆者烹煮的魷魚螺肉蒜,非金蓬萊的魷魚螺肉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