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灣旅行的每一餐都很重要,絕對不能亂吃!
作品主題
你最想推薦給外國人的台灣味是 滷肉飯
滷肉飯堪稱台灣最普遍的美食小吃,可以從小吃攤賣到五星級酒店,甚至登上總統府國宴。難怪被稱為「台灣小吃教主」的美食家、旅行文學作家舒國治說,滷肉飯是台灣的「國飯」。
在談滷肉飯之前,首先要談滷肉飯的定義。
滷肉飯一般指台灣北部、中部的滷肉飯,肉是用刀切碎後滷的,而這在南部稱之肉燥(臊)飯,肉是用機器絞碎滷的。但南部也有滷肉飯,則指用大塊三層肉(五花肉)滷的,而這在北部、中部稱之爌(焢)肉飯。
再來,滷肉飯常被寫成魯肉飯,必須正名。
「魯」在這裡很明顯是錯字,因為不管是台語的「滷」(lóo)或是國語的「滷」,都指相同的烹飪方法。此外,台語的「魯」大都用在「粗魯」(tshoo-lóo)一詞,好吃的飯怎會粗魯呢?但「魯」字已錯到約定俗成,所以台灣著名的滷肉飯連鎖店稱為「鬍鬚張魯肉飯」,基隆廟口著名第31號攤「天一香」的招牌也寫著「魯肉飯專家」。
「魯」字寫錯也就罷了,想不到還被連結到中國山東省的簡稱。2011年,國際知名的美食及旅遊指南書籍「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在英文版的「台灣旅遊綠色指南」(Michelin Green Guide Taiwan)中,把滷肉飯譯成「Lu(Shandong-style)Meat Rice」,竟然說台灣的滷肉飯源自山東。
這個新聞事件,只是涉及滷肉飯的起源問題,竟然牽動海峽兩岸的競爭關係,以及政治人物的敏感聯想。結果,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隨即發布新聞,表明將與外國相關單位釐清誤解,把魯肉飯正名滷肉飯。
以醬油滷豬肉是華人很早就有的美食,但滷肉飯是用碎肉而不是肉塊來滷,兩者不同。所以有人推測,早年可能有貧窮買不起豬肉的人,向肉販索取一些肉屑、肥油、豬皮,切碎後用醬油滷成一鍋,只要淋些滷肉汁就非常下飯。在台灣,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懷舊的氣氛,滷肉飯不但一直受到歡迎,還走向精緻化。幾年前,五星級的台北君悅酒店曾推出一客四百元的滷肉飯,號稱使用「帶皮的豬頸肉」,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滷肉飯。事實上,食物是一種認同,也可以帶來療癒。移民或長居國外的台灣人,常會思念台灣的滷肉飯,他們想自己動手做,卻找不到道地食材,也做不出家鄉味。很多台灣人出國回來或返台探親,出了機場還沒到家,就先找台灣小吃,最好馬上來一碗滷肉飯!
台灣到處都有滷肉飯,好吃的滷肉飯很多,也很難比高下,因為每個台灣人心中都有自己最愛的滷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