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瀏覽
台灣人的下午茶-彰化肉圓

「飲食即是文化,要認識一個城市,就要吃得像個當地人。」

華人飲食文化淵遠流長,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要帶外國朋友認識台灣的方法有很多,與其上枯燥的歷史課不如直接走入夜市體驗美食,填飽肚子的同時,也可發掘出每道美食背後的故事。

台灣中部1898年爆發戊戌大水災,造成民生物資嚴重缺乏,
只好由地瓜粉製成「粉丸」食用賑災,最終幫助災民度過水患,
後來經濟發展快速,「粉丸」幾經改良後變成了美味有名的「彰化肉圓」。

隱身在南機場夜市中,總是未聞肉圓香先見排隊人龍,
下午1點半開張,不到4點就完售早早收攤,
一顆顆已蒸至定型的肉圓在油鍋裡油泡成Q彈剔透的外衣,
肉圓起鍋後老闆充分的將多餘的油瀝除,
內餡是全瘦豬後腿肉佐以爽脆口感的黑殼筍絲,
淋上白色的甜米醬、醬油膏、蒜泥和些許香菜調味,
巷子內的饕客會請老闆娘加上特製辣醬,搭配起來香氣更足,口感極佳難以抗拒。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肉圓,同樣的是,溫飽後的幸福感,
這就是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台灣味,你的呢?

去哪兒吃推薦
地區 臺北市
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13巷36號(南機場夜市)
特色 「北炸」派肉圓,採用全瘦豬後腿肉及新鮮竹筍製作
品項 彰化肉圓、香菇魚丸湯
其他 曾登上CNN報導,一日僅限量300顆,建議提早排隊

俗語說「竹筍離土目目柯」,竹筍放著易老必須當日現買現做,這也是老闆堅持採用當日食材的原因。



「南機場」是由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地名,現改建為國宅、美食雲集,在地人的三餐都在這裡解決。



曾登上CNN全球必吃包餡類美食介紹,一日僅限量300顆的肉圓,來晚只得向隅而泣。



各地肉圓都有不同用料與做法,依照製法則可分為「南蒸」與「北炸」兩大派,各自有死忠擁護者。



老闆賢伉儷合作無間,一碗又一碗,十年如一日,滿足了無數個饕客味蕾。



投票給我 下一則作品 回作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