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我一生追尋的影子。小時候總喜歡坐餐桌上邊吃著麵條邊聽他說著當年來臺的故事。
是的,我的祖父正是十萬青年十萬軍那個時代背景下半推半就來臺的青年,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外省人」。1949年以後,大量外省人遷徙來臺,糧食需求增加,所幸美國為了抵抗共產主義擴散,因此以糧食與軍事等援助東亞國家,麵食便在臺灣逐漸普及。此外,當時因為米價高於小麥,政府「以麵代米」,先低價進口小麥、磨成麵粉後,再用麵粉和民眾交換稻米外銷,增加外匯收入。一系列的麵食推廣活動,逐漸改變民眾原本以米為主食的習慣,讓各類麵食成為「米飯」以外的第二主食。
世界上吃米飯的國家不多,麵食,卻無遠弗屆。無論哪種麵條,製作方法上並無太大差異。攪拌、醒麵、揉捻、壓延、複合、切條。在攪拌中麵粉與水共舞,分離的兩種個體逐漸合而為一,具韌性與彈性,如同臺灣這片寶島融合了多元文化而孕育出豐富的麵食文化。攪拌後的麵糰富有彈性,需要醒麵幫助軟化,亦柔亦剛是好吃的關鍵,也是為人的準則。揉捻、壓延、複合則是一道道的磨練與試驗,使之更細緻。沒有繁複的工法無法做出有嚼勁的麵條,沒有考驗的人生無法活出不凡的光彩。這,是祖父的麵條哲學,更是我畢生所奉行的圭臬。
麵食是歷史的痕跡,是我兒時的記憶,更是臺灣樂於接受異國文化的寬容。其中藏著說不盡的故事,道不明的人生真諦。簡單,而不凡。
羊肉炒麵─傳統的臺灣炒麵,麵條、肉片、醬汁,渾然天成
咖哩炒麵─臺灣四大麵食之一的油麵增添了幾分異國風情
乾麵─省去多餘的調味,麵條、蔥花、肉燥獨挑美味大樑
紹仔麵─來自陝西的獨特香麻與臺灣口味融合後攻佔舌尖
簡單料理,家常美食,輕鬆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