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瀏覽
潤餅的幸福滋味

童年時期家境清寒,父母含辛茹苦養育七子,我們不求山珍海味,全家能溫飽三餐就是幸福滋味,平日粗茶淡飯很愜意,能在每個節日餐桌遇見不同光景也樂意。

我最期待的節日重頭戲是尾牙的潤餅,負責燒柴起火的大姊總弄得灰頭土臉,姊妹們分工合作備料,母親再用傳統大灶燒菜,鬧哄哄的紅磚灶腳瀰漫柴燒味與菜餚香,歡笑聲綿延。全家圍坐在擺滿餡料的圓桌旁享受團圓氛圍,母親攤開潤餅皮撒上花生粉打底,鋪上煮熟的豆芽菜、蘊含甘甜的高麗菜紅蘿蔔絲、香煎蛋皮豆乾絲、香菜、酥炸紅糟肉則最受青睞,我拿蒜苗當刷子沾甜辣醬塗餅皮上緣,包裹後整捲握手中咬下,嚼勁十足的餅皮融合清爽時蔬的鮮甜與紅糟肉淡淡酒香,匯聚口中綻放芬芳。

餅皮是潤餅的靈魂人物,薄薄餅皮攤開要有彈性,也要有包裹內餡輕拉餅皮不會破的韌性,母親持家的本領就像圓形餅皮那般,圓融富有彈性,即使在酸甜苦辣的生活中拉扯,仍不被艱辛擊破,而我們七個孩子就像各式各樣包入餅皮的餡料,每種口感味道皆不同,她要調教我們實屬不易,母親的一生就是一張潤餅皮,攤開全部的自已,只為了將家庭向心力與親情之愛,全部緊緊包裹在一起。

我愛潤餅,那是種味覺與情感記憶的共振,當我嘴裡咀嚼潤餅的美味,心裡也嚐到感恩父母的親情滋味。潤餅外形像紙張將銅錢包成圓筒狀,有財富飽滿與團圓意味,歷經歲月滋長,家中經濟漸入佳境,七位手足也開枝散葉各自成家,現在的我們不求大富大貴,全家能團聚共進一餐,就是心靈最富有的滋味。

去哪兒吃推薦
地區 臺北市
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號(永樂市場1樓1506號攤-林良號-)
特色 傳承85年的手工潤餅皮老字號,餅皮有獨特溫度與口感,另有販售古早風味的潤餅,味道清爽可口,是讓人難忘的台灣味。
品項 潤餅和手工潤餅皮
其他 林麗玉是林良號的第二代傳人,目前依然陪伴著第三代接班人方梓豪一起經營生意,並繼續將這份獨門傳統絕活傳承下去,外國朋友不仿親臨現場,欣賞林麗玉女士手製餅皮的技術,如行雲流水般的手藝,絕對讓人目不轉睛。

台灣南北部的習俗不同,有些人在清明節用潤餅祭祖,而我家只在尾牙製作潤餅,台灣傳統尾牙的應景美食就是潤餅和刈包,但我只深愛潤餅的滋味,紮實飽滿內餡層層堆疊出自然清爽的風味,運用平凡食材創造不平凡的美味。



手工餅皮有著耐人尋味的溫度與口感,不是自動機械餅皮能取代,每日現做的餅皮是一場食物與技術的藝術演出,老闆以熟練力道將麵糰甩在熱鐵盤上,充滿節奏地擦出一個圓,也一併將這門傳統技術圓滿傳承至今。外婆家鄰近永樂市場,飄香85年的林良號手工潤餅皮,是母親從小熟悉到老的滋味,母親年輕那時是第一代經營,現在由第三代接手繼續傳承。當初外婆也是將潤餅的美味傳承給母親,讓她從娘家帶到婆家,再傳到我們手上。



一張張厚薄勻稱又有彈性的手工餅皮,就是潤餅的靈魂所在, 餅皮原料看似簡單,只有麵粉加入水和鹽再攪拌成麵糊狀,但手藝卻是不簡單,調製原料的比例、火侯溫度、時間掌控、手勁力道、每一步驟的技術都要嚴格把關。



林良號所使用的潤餅內餡與我家的口味很相似,菜色簡約不浮誇,這樣方能吃出傳統的古早滋味,濕潤鮮蔬有清新甜味,也增加潤餅的柔軟適口性,軟嫩蛋皮、焦香黃豆干、飄著紅糟味的燒肉和肉鬆,有著特殊氣味的香菜與不加糖的純正花生粉更是不可缺席的提味良伴,每種餡料扮演著不同角色,味道各有獨特之處,皆能讓潤餅的滋味更有層次。



潤餅皮鋪上豐富的內餡後立刻捲成圓筒狀,就能大快朵頤一番。以往只販售潤餅皮的林良號,這一年來開始賣起潤餅捲,當我的思緒跌進童年回憶裡的時刻,隨時都能來這兒吃上一捲潤餅解解饞,除了填飽口腹之慾,也滿足了回味往事的甜蜜。



投票給我 下一則作品 回作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