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想必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食物,產地從中國一帶到台灣、日本,甚至是歐美一帶;他又叫做「糉」,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將其解釋:「盧業果米也」,左符右聲,後市將其聲符改變,成今「粽」貌。
相傳於戰國時代,楚國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 米投入江中,讓魚類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南朝梁人吳鈞在《續齊諧記》中道:「屈原五月五日頭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粽子是個法老的陵墓,那項歷史鮮血的甜辣醬,將陵墓的外層染色了,且將其送至盜墓者手中,他們便將其意口咬下,挖開了墓穴,而那甜又辣的滋味,伴隨著糯米的那股嚼勁,讓盜墓者一口接著一口,吃的津津有味,將這陵墓掏空,絲毫不留。
我覺得粽子像一個人的人生其中一條路,而那隨著各地風土民情不同,產生改變的味覺是難度,一個粽子,從竹葉塑型,到放糯米、餡料、再放糯米,豈不是很像人生的一條路從計畫、基礎、過程,到最後的大功告成?當然,人生有成千上萬條的路,就是成千上萬條的路:而吃它時,不就是得到收穫,坐享其成?
那你覺得它像什麼?